『1.12』君子之道,辟如行远必自迩;辟如登高必自卑……

2015-07-23 16:15 阅读(?)评论(0)
 

『1.12』君子之道,辟如行远必自迩;辟如登高必自卑。《诗》曰:“妻子好合,如鼓瑟琴。兄弟既翕,和乐且耽。宜尔室家,乐尔妻帑。”子曰:“父母其顺矣乎!”

【注释】

辟:同“譬”。

迩:近。

卑:低处。

妻子好合……:引自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。妻子,妻与子。好合,和睦。鼓,弹奏。翕(xī),和顺,融洽。耽,《诗经》原作“湛”,安乐。帑(nú),通“孥”,子孙。

【白话译文】

君子实行中庸之道,就像走远路一样,必定要从近处开始;就像登高山一样,必定要从低处起步。《诗经》说:“妻子儿女感情和睦,就像弹琴鼓瑟一样。兄弟关系融洽,和顺又快乐。使你的家庭美满,使你的妻儿幸福。”孔子赞叹说:“这样,父母也就称心如意了啊!”

〖续貂〗

《道德经·第六十四章》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

《荀子·劝学》: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”

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化三寸之冰非一日之功”

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”

无论是高贤大德,还是普通百姓,固然对于社会认识有异,但在学问道德的提高上,都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,也是本章所述的道理,“行远必自迩,登高必自卑”。

一项事物的形成必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,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潜在的,长期存在的因素,不是突然之间就可以形成的。

学习领会中庸之道,亦不例外。要从自身做起,要从小处做起,按照曾子在《大学》中为我们提供的道路就是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要治国平天下,先要修身齐家;实行中庸之道,首先要和顺自己的家庭。

子思与曾子是一脉相承的,也是千百年来儒家提倡的。

想起一个列子的故事,拿来再读一遍。

《列子相面》

战国时期,郑国有个神通很大的巫师叫季咸,给人算命看相特别准。他看面相推测人的寿命,说好这人三更死,这人就活不到五更。郑国人见了他都吓得飞奔,生怕他说出什么不吉利的话。

 

    列子去看了一次相,对季咸崇拜得不得了,回去以后就对他的老师壶子说:“先生,我原以为您的道术是天下顶尖的了,没想到还有比您更厉害的人哪!”然后就把季咸的神通学了一遍。

    壶子说:“呵呵,你小子,恐怕连什么是道都还没摸到呢!你只是学了一点皮毛,就拿去跟人周旋,人家当然一眼把你望到底啦!你叫他来,给我看看相!”

    第二天,列子就把季咸请来了。季咸看了壶子的面相,一句话也不说,就跟列子出门了。季咸对列子说:“唉,完啦!你这位老师死定啦,连十天都活不上了。我看他的面相,如同死灰泼上水,怎么可能燃烧起来呢。”

    列子听了很难过,呜呜地哭着来找壶子,把季咸的预言告诉了壶子。壶子嘿嘿笑着说:“刚才我给他看的是我寂静的心境,把生机全部堵塞的状态,所以他会这么说。你明天再叫他来看!”

    第三天,列子又找季咸来看壶子。季咸看了以后,对列子说:“哈哈,有救了!今天你老师的生机开始复苏了——大概是因为遇见我了吧,算他走运!”

    列子把这话转告了壶子,壶子说:“不错,我今天给他看的是一线生机萌发的样子。明天再请他来。”

    第四天,季咸看了壶子的相,表现得很疑惑。他出来对列子说:“你老师今天精神恍惚,大概是心神不定的缘故。这个样子我可没法看。你让他再定定心!”

    壶子得知了季咸的话,对列子说:“刚才我让他看了一种毫无征兆的太虚境界。我的气度持平,叫他无迹可寻。明天再请他来看看吧。”

    第五天,季咸来看壶子,似乎有点发慌。他一进门见了壶子,面色煞白,扭头撒丫子就跑。壶子说:“撵上他!”列子就出去追,结果发现季咸跑得影子都没有了。

    列子回来说:“他跑没影了,我追不上……”

    壶子呵呵地笑着说:“这小子跑得挺利索。刚才,我跟他周旋应变,虚与委蛇;我随风而动,顺水而漂,他完全琢磨不定,所以就吓跑啦。其实,这只是一种万象俱空的境界,我的根本大道还没有拿出来给他看哪!”

列子这才知道自己离“道”还很远。他回家去,三年没有出门,专心帮他妻子烧饭做菜;就连喂猪都保持一种谦和的心态,如同侍候人一样。他抛却了偏心,摒弃了浮华,在纷纭的世事中保持真朴,如此坚持了一辈子。

列子居然也是从齐家开始的。
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